“爸,我害怕,我想回家。”一个身在桐庐的父亲接到远在江苏的儿子发来的这条短信后,向警方求助——短信定位:一次成功的解救本报记者 汪嘉林 通讯员 胡欢 吴新宇
从未出过家门的余晓峰前脚刚刚踏出家门,后脚就迈入了传销组织精心挖掘的陷阱。“要不是警察叔叔,我真以为这辈子都逃不出来了。”余晓峰心有余悸地说,自己能这么快得到解救,全靠警方的巧妙出击。
误入传销组织 自从几年前高考落榜之后,余晓峰便一直在家呆着。2008年2月底,他父亲的一位老友忽然来访,几句寒暄之后便说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说几年来他一直在江苏跑销售,年收入已过百万,急需找一名助手。 余晓峰当时马上表示愿意当他的助手。3月7日,余晓峰在这位“叔叔”的陪同下前往江苏。 余晓峰到达江苏江都市之后被人七拐八弯地带到一幢破败的居民楼前,随行人员告诉他这就是公司总部所在地。他刚刚进门,几乎所有的随身物品便被“收缴”一空。没日没夜的“课”让余晓峰听得云里雾里。“我曾经问过身边的人,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既然跑销售,那就应该让我们出去跑啊。”余晓峰说,那人告诉他公司经营的是人际关系,只要不断发展下线就可以不干活儿照样拿钱。 “那天之后,我总觉得有人盯着我,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厕所。”余晓峰说,记得是3月10日,那天天气特别好,他特别想出去走走,然而刚刚走到大门口就被人拦了回去,说是没有总经理的许可,谁都不能擅自外出。之后,即便是他打电话回家报平安也总是有人在一旁密切关注。
父亲心急如焚 之后,余晓峰便很少有机会打电话回家,只能在深夜大家都睡着时偶尔发几条短信。而另一边,余晓峰的父亲余宝根几天没有接到儿子的电话急得团团转。他打电话给那位老友,可对方的电话再也接不通了。 3月12日晚上10点多,随着“嘀嘀”两声,余宝根收到儿子发过来的短信:“爸爸,我这儿打电话不方便,以后就用短信联系吧。”
余宝根以为是公司管得严,便没有再往下想,有了儿子的消息,他便安心睡了。3月19日晚上,余晓峰再次发来短信:“爸,我害怕,我想回家。” 寥寥数语让余宝根很震惊,他忽然想到对方极有可能就是传销公司,儿子可能就是老友发展的下线。3月20日,余宝根跑到桐庐城南派出所报案。
警方短信救人 “听了事主的叙述后,我们觉得情况非常紧急,余晓峰在传销组织内多呆一天就多一天的风险。”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在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后,他试着用自己的手机给余晓峰拨了个电话,然而电话刚刚接通就被人掐了,不久之后对方发来短信:“你是谁,接电话不方便,发短信吧。”办案民警说,不久之后又收到余晓峰发来的短信:“今天公司里所有的人外出学习,下午2点就要回去的。救救我。”接到短信后,桐庐警方就有了具体的部署,打算先通过短信确定余晓峰所在的具体位置,然后再通过当地警方将其解救。而为了让余晓峰感到安心,桐庐警方打算以其父亲朋友的身份出面。 民警:我是你父亲的朋友,他很着急,因为我在江都,所以想来找你,但不知道你的确切地址。 对方:我现在旁边还有两个人,现在龙川大桥旁。 民警:那怎么找到你,你没有自由吗?要我帮你报警吗? 对方:我现在就在龙川大桥旁边一个亭子里,坐在这里。 民警:你自己方便报警吗?你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到时我会来派出所接你。 对方:我不自由。 民警:你等着,找个理由拖住时间,我马上帮你报警。你亭子边上有容易找的标志建筑吗?你穿着特征告诉我,这样容易找到你。 对方:对面有一个农业银行,我穿马甲、黑色裤子。 民警:警车来了以后,你主动跑过去,跟他们到派出所,我会来派出所接你。 对方:哦,好的,谢谢。 “在确定了具体位置以及了解了余晓峰的穿着、外貌特征后,我们和江都市公安局龙川派出所取得了联系。”办案民警说,龙川派出所民警在接警后立即赶往余晓峰所描述的那个农业银行。 十多分钟后,余晓峰打来电话,说自己已经登上了龙川派出所的警车。据悉,这一传销窝点已被江苏警方捣毁。(文中人物为化名)
|